公雞碗是香港劇集和電影的御用道具,特別是周星馳飾演的小人物角色,無論是《大內密探零零發》還是90年代的《賭俠》、《逃學威龍》和《食神》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公雞碗的身影。平民家中和大排檔更少不了它。皆因公雞碗代表庶民身份,香港早期的雲吞麵和車仔麵也是用公雞碗盛裝的,現在已經「買少見少」,可是這些懷舊情懷總有無法被取代的地方。那你知道公雞碗背後的歷史嗎?原來公雞碗也是印尼家家戶戶必備款?讓Claire都一一為你揭曉!

 


在農業社會,人們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公雞打鳴意呼著農民也要早起打拼。而公雞碗在農業社會中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。因此,公雞碗也被稱為「起家碗」,象徵著農業社會中人們以辛勤工作換取生活基礎。公雞碗通常繪有牡丹或芭蕉等圖案,寓意著富貴和繁榮。作為華人盼望生活如意,所以生活用品大多都會有吉祥如意的圖騰。

公雞碗的影響不僅局限於香港和廣東地區。 19世紀時,「下南洋」移民潮將公雞碗的文化傳播至東南亞地區,尤其新馬泰紛紛開始本土生產,令公雞碗發揚光大。其中在印尼,許多路邊攤販仍然使用「公雞碗」(mangkok ayam jago)來售賣印尼平民美食—雞肉麵。碗的外面同出一轍繪有公雞和花卉的圖案。許多路邊攤販仍然使用這種碗來售賣雞肉麵。無論是華人抑或本地人對這種特色餐具都非常喜愛,印尼人相信只要用了公雞碗,食物的美味就會更上一層樓。

 



不只是公雞碗,印尼民眾更運用創意把公雞圖案印在各式各樣的器皿。用公雞杯來沖咖啡,喝咖啡,用公雞盤放上蛋糕麵包,更用透明公雞碗配上紅豆冰。對於港人來說可能有一點格格不入,可這就是印尼人的日常。

 

大家也不要輕視公雞碗在印尼的普及程度。原來在印尼,PT Lucky Indah Keramik這家公司擁有公雞器皿品牌的專利權,更在2017年登報聲明他們是唯一一家有權在印尼生產公雞器皿的製造商,絕不容忍他者的抄襲行為。

 



除了公雞器皿,在印尼都不難找到「公雞牌」(Cap Ayam)的商品,例如是公雞牌白樹油(Minyak Kayu Putih Cap Ayam )、公雞牌香米(Beras Cap Ayam Jago)等等,而鄰國新加坡亦有出產公雞牌各式罐頭(Ayam Brand )。可見公雞這個標誌深得民心,在大家心目中是很有意涵的,相信這就是公雞的魅力所在。